【各年度】有用到IMAX攝影機(IMAX 70mm Cameras) ,暨具備畫面片段開展至1.43:1的商業電影
先說我不是專業的(尤其對設備器材跟技術等),就是愛看電影而已。以下是看過幾部片後,把網路上的資料也給蒐集一下,整理撰寫後的情況跟結果。
話說第一部將「IMAX七十釐米攝影機」給運用到商業片的,好像是2008年諾蘭執導的《黑暗騎士》;而自那之後,也就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吧!(那台機器好像叫:「MSM 9802」。)
指頭一數,發現還真的幾乎年年都有推出這樣的大作。(當中只有一年例外。)所以我想就來點名整理一下好了。(數據資料來源:英文維基百科&影城粉絲團)
不過一些電影詳細心得,就等以後有空再寫吧,這篇只是先點個名而已。 :P
【2008】
1.《黑暗騎士》
膠捲版IMAX攝影機片段,1.43:1畫面28分鐘
(本片後來有重映十周年的雷射IMAX版,能呈現同樣大小版本的畫面)
PS. 這版本我當時沒實際去戲院看過,看全銀幕的機器人對戰應該挺過癮的。(是蠻可惜的,不過也沒關係啦,都是一種過程。希望以後會有更多續集片,有機會使用到全銀幕版本。)
【2010】
1.從缺
十幾年唯一缺席的一個年度!但也有一些IMAX鉅作不錯的,例如諾蘭的《全面啟動》,可說是他的創作顛峰之作。(全片畫面為2.39:1。)
另外還有迪士尼的《創:光速戰記》,全片有許多片段為開展至1.78:1。(當年也是很特別跟酷炫吧,現在則有很多片跟進了。也許這部片是始祖之一。)總體來說,形式上倒可算是本年度最接近本篇要討論的東西的電影了。
【2011】
1.《不可能的任務:鬼影行動》
膠捲版IMAX攝影機片段,1.43:1畫面25分鐘
說起來,這部對我個人來說蠻可惜的。我指的是,自己當時是有進戲院看了沒錯,卻僅一遍而已。但後來想想覺得,我應該很樂意付錢進場再看一遍才對,因為才能真正看個過癮。
【2012】
1.《黑暗騎士:黎明昇起》
膠捲版IMAX攝影機片段,1.43:1畫面72分鐘
本片將IMAX使用片段的時間長度,擴展到了一個新格局。
【2013】
1.《闇黑無界:星際爭霸戰》
膠捲版IMAX攝影機片段,1.66:1畫面30分鐘
本片雖使用IMAX攝影機,但最後似乎是在後製時,決定將特殊畫面統一裁切為1.66:1的大小。而我當年實際在影廳觀看時,呈現出來的最後情況就是畫面最頂端少了一小截高度,以下則完整呈現。(其實並不算太明顯,事實上我認為也絲毫無損本片的震撼效果。)
另,我覺得這部片無疑是重要的。時至今日,IMAX全銀幕(指1.43:1)商業電影,除了今年《沙丘》終於有突破性的呈現外,你會發現其實大部份的題材仍以寫實類動作片、或至少是近未來的科幻片等為主。(像2016年的《蝙蝠俠對超人》,也還算是都會型的超級英雄片。2015年《原力覺醒》則只有幾分鐘的開展畫面。)
雖然《闇黑無界》將畫面裁成了1.66:1,但我想它本質仍然算得上是一部全銀幕電影。而且是三十分鐘的畫面,其實已將這個形式融至了全片當中。一些重要鏡頭:例如開場的拯救火山,以及後來的星艦追逐,還有最後的墜毀場面,跟未來都市的追逐動作等。都非常有代表性。在《沙丘》推出之前,它是「One of a kind」的,超未來式的題材。
只能說: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1.43:1的玄奇冒險片!……(吧?) :P
2.《飢餓遊戲:星火燎原》
膠捲版IMAX攝影機片段,1.43:1畫面48分鐘
本片其實有IMAX膠捲版,可惜當年沒能引進的樣子。(但我想還是要感謝我們的片商發行了電影,尤其他們還是持續為大家提供許多好片。)
另外,不管怎麼說,我認為2013年的下半年度,都是一個「轉捩點」。(或說「轉捩點的開始」。)而這個轉捩點是重要的,也就是美麗華影城的IMAX廳,開始變成了一個真正能密集、大量、完整,提供豐富片單給觀眾選擇的的商業播映影廳。
在這之前,(請容我這樣定義)美麗華IMAX更像是一個「遊樂園設施」。(尤其旁邊還有一個摩天輪,兩個搭配起來真是傳神。)遊樂園設施就是你一年難得去一次(次數為舉例),經過時順便考慮看一下特殊版本的電影的地點。(例如可以戴眼鏡啦、椅子會搖、或銀幕特別大之類的。)比較像是「奇觀」,而非經常觀看電影的選擇地點。
而從2013年轉型成數位IMAX後,終於不是一次播同部片好幾個月的情況。雖然因為播映畫面變小了(哈哈),所以反而不一定會去那邊看;但確實,後來卻為日後轉型成雷射播放廳,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準備階段。(這在當時都是不會想到的,2016年之前,所謂雷射大概也只是天方夜譚,我會認為自己僅能像鄉民般嘴砲,去隨意留言敲碗看能否運氣好曚中,做夢影城才會引進的夢幻設備之類的。)
【2014】
1.《星際效應》
膠捲版IMAX攝影機片段,1.43:1畫面66分鐘
【2015】
1.《星際大戰:原力覺醒》
膠捲版IMAX攝影機片段,1.43:1畫面5分鐘
【2016】
1.《蝙蝠俠對超人:正義曙光》
雷射版IMAX攝影機片段,1.43:1畫面25分鐘
關鍵場景出現「畫面破框」效果(雷射版可達1.43:1),另結局有1.43:1畫面1分鐘
【2017】
1.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
雷射版IMAX攝影機片段,1.43:1畫面79分鐘
本片的1.43:1畫面「佔全片總長比例」,應仍保持在商業電影目前的歷史之最。
2.其它:《星際大戰:最後的絕地武士》
非常可惜,據說曾有40分鐘的畫面採用IMAX攝影機拍攝(亦即可達1.43:1);但最後不知有哪些考量,所以全片仍一律使用未增幅的寬銀幕版(2.39:1)。
【2018】
1.《登月先鋒》
雷射版IMAX攝影機片段,1.43:1畫面9分鐘
【2019】
1.《獅子王》
雷射版IMAX新世代數位攝影機片段,1.43:1畫面24分鐘
【2020】
1.《天能》
雷射版IMAX攝影機片段,1.43:1畫面76分鐘
2.其它:《神力女超人1984》
覺得蠻意外跟可惜(原本期待了挺久)。這部原本有用IMAX攝影機的片段,前後加起來可達1.43:1的畫面應有14分鐘。(尤其是開場磅礡的天堂島運動大會。)導演因其個人考量,最後將這些片段改以1.90:1的畫面呈現。
【2021】
1.《沙丘》
雷射版IMAX新世代數位攝影機片段,1.43:1畫面75分鐘
主題來到了最新的一年。(也就是今年2021,雖然轉眼間也快過完了,呵。)然而,今年卻也可說是「破紀錄」的一年!(雖然去年也算是破紀錄了,但跟今年又不太一樣。)
今年可是足足有兩部院線新片,都是有獨家完整(也就是至少達二三十分鐘以上),確實呈現1.43:1畫面的兩大年度鉅獻,一起上映的一年。這件事在這些年來,還是未曾真正發生或達成過的。(可見上面的統計就知道了。而《魔鬼剋星》也算是比較特殊的情況。)
2.《007生死交戰》
雷射版IMAX攝影機片段,1.43:1畫面30分鐘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
張貼留言